查看原文
其他

一张黑白老照片,牵出85岁市一检验科医生张菊英的三次援非故事

市一医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2-12-16

 “哇!好有年代感。”“中间那位秀气的中国小姐姐是谁?”……在杭州市一医院的“云端会客厅”上,一张50多年前的黑白老照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。

照片中有三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,在两位非洲人中间聚精会神摆弄着显微镜的,是市一医院检验科的老前辈张菊英。如今,老人家虽已85岁高龄,但说起自己那段三次援非的非凡经历和在市一工作时的温暖点滴,她依然记忆犹新。

张菊英回顾援非往事

中非共和国卫生部授予张菊英的骑士勋章

1968年,浙江省组建第一批援非医疗队,去往马里帮扶,张菊英就在其中。当时,动员很久都没有人愿意去,但问到她时,竟爽快答应。

“医院问我有什么困难和需求,我提了两个请求:1.尽可能多的提供检验仪器和试剂供我带去非洲;2.那时我女儿才5岁,儿子7岁,丈夫工作繁忙,托医院人事科的同事将两个孩子送到上海,交给外婆照顾。”张菊英回忆道。

1978年第二次援非,作为“老带新”有经验的医务人员,这一次她主动报名前往中非,这一去又是2年4个月。

再到1988年,52岁的她在退休前要求第三次援非。“头两次去语言不通,跟病人交流只能靠各种比划和肢体动作,有时真的快把人给急死了。回来时,我带了些当地的语言材料自学,并且自己还抽空学了一年时间的法语。可以说,这一次是做了更充分的准备。”张菊英说。

三次去非洲工作,遇到的困难不少,但收获更多的是感动

比如,在非洲医疗帮扶中,最困难的莫过于输血,因为血液的紧缺,所以很多外科手术都无法开展。每到这时,医疗队员们都会主动献血,张菊英也献过血。有一次,一位产妇生产时大出血,中国医疗队员为她输血后,母子平安。后来,这个小孩起名为“友谊花”,象征中非友谊历久弥新。

再比如,非洲人民视中国医疗队的队员们为“天使”,有时会因“脸盲”分不清谁是谁,但这又有什么关系,医疗队员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“中国医生”。

作为一名检验人,张菊英说最大的感悟是要能耐得住寂寞,必须认真仔细。20世纪80年代初,遇到过一个5岁的小病人,得了一种怪病,每天昏昏沉沉睡觉,每隔一天发一次烧,辗转好几家医院都没有查出病因。最终她和同事们通过血涂片仔细查找,才找到病因是疟原虫。

对工作我问心无愧,但愧对孩子们。第一次援非,把兄妹俩往外婆家一丢就是2年多。第三次援非,女儿即将临盆,等回来时小外孙都会走路了,而我只是那个概念里的外婆。”老太太说着眼泛泪光。

可儿女们并不这么认为,努力的妈妈一直是他们学习的榜样,也给了他们别样的人生经历。“小时候和哥哥两个人,每到周末或假期,都和妈妈在实验室度过,到了吃饭的点,妈妈还在忙,我就和哥哥一起去医院食堂打饭。因为个子太小,每次都要搬一个小板凳垫着,才能勉强够得着打菜的窗口。时间久了,食堂的阿姨们也很熟悉我们,每次都多打一勺。”张菊英的女儿回忆说。

“而在母亲援非的日子里,最大的快乐就是每个月邮差带回的家书。每一封家书都鼓鼓囊囊的一包,这个时候,一家人就会围坐一起,由一个人读信。每次写信给妈妈也是一家人一起,改了又改,比写学校的作文认真多了。”

活动+:

“我和市一的故事”火热征集中


听了张菊英奶奶一家与市一的故事,真是满满的爱与感动。

10月27日至31日,“浙江省医院品牌展”在浙江展览馆举行。市一医院作为医院代表,以党建为引领,通过“底蕴”、“亲民”、“质量”、“数智”四个模块,让市民通过耳听、眼观、体感等方式亲身感受“百年市一”的服务和文化。

同时,为更好推动全省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。医院还启动了“我和市一的故事”征集活动,倾听民声、了解民意、广纳民智。你可以这样参与:

关注“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”公众号,点击右下方“我和市一”按钮,即可进入互动界面,在留言区写下你与市一的故事。别忘了姓名和联系方式,每一位参与者都可现场获赠由市一出品的网红“治裂膏”一瓶。

也可以扫码进入市一“会客厅”,在这里写下想对市一说的话,或建议,或祝福,或是老照片等等。


本文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,版权归医院所有

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

如需转载,请留言申请,转载请注明出处





精彩推荐


52岁阿姨长出“幼态脸”,原因竟是…
疫情防控常态化——餐厅防护指南
怎么见谁都“怦然心动”?心不听使唤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